辛丑,当铭记且感恩。这一年,五台圣地,幸遇导师,善诱循循,启我古代印度吠陀智慧。旧历中秋月圆,发愿闭关学习108日,每日卯时初,晨起盥漱,开启一日禅修、聆听、诵读经典,连续不辍满80日。《论语·公冶长》:子曰:“始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信其行;今吾于人也,听其言而观其行。于予与改是。”降伏其心,知易行难;谦卑是知识/智慧的开端,这大概是我最大的收获。
车水马龙 ,摩肩接踵;十里长街、华灯璀璨。都市快节奏下,人如时钟,一圈复一圈,从日升到日夕,从年初至年末,除了惯性和机械外,还有什么呢?与蝼蚁何别?!无非为如何吃的更好、睡的更舒服、更有安全感而忙碌。人人都在为自己的利益和得失打算,为活着而活着,依赖物质,被感官牵制,无暇思考。
若人愿停顿,思考,读书,尤其读传承千年经典之作,你会发现圣贤智慧远在我们文明之上,物质文明的进步不代表灵魂的进步。相反,在物质束缚中,我们已经忘却了自我。未知既下定论,恰恰代表了无知/无明,无明乃缺乏智慧的表现,如此。
2022年是我易学生涯之23年,易学与资本市场接轨应用第15年。起初,鲜有朋友能理解,大凡耳闻《易经》之名,则嗤之以鼻,以糟粕乃至迷信所论,我自一笑,未有任何辩驳。纳甲、子平、奇门、河洛数,均有浅尝。
《系辞传下·第2章》: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,仰则观象于天,俯则观法于地,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,近取诸身,远取诸物,于是始作八卦,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23年,未能洞悟这句精髓,自从幸遇导师发蒙,习古印度吠陀经典,犹如醍醐灌顶,茅塞顿开。
物质自然三形态之上是永恒的时间,此句足以解惑,令我终生受用!!易学所有的数术体系,均基于历法展开,干支是时间的符号,其中至深精粹,唯深入者可洞晓一二。人类社会、乃至变幻莫测的资本市场均在时间这个框架下被牢牢掌控,那么永恒的时间之上又是什么呢?!
我怀之深深的感激之情,拙作此文。一者忆念导师生日,永不忘发蒙之恩。再者愿启迪更多人聆听、诵读圣典,成为一个有智慧的生物。生而为灵长之人,有别蝼蚁,非感官享乐,当思至善之德,当习真正之大学。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;定而后能静;静而后能安;安而后能虑;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《道德经》、《学庸论语》、《金刚经》、《易经》,垂手即入,注音版每日诵读,即便10分钟亦可,贵在行有恒。对于圣人智慧,反复聆听、诵读,久之自有智慧生。
内醒者,无畏欲望滔滔之水所染,犹如海洋纳百川之水依然平静。
忆念导师,淳淳教诲,文笔粗糙,学浅识陋,不当之处,请同修之学,批评指正!